阿里电话会:预计8月底完成香港主要上市转换,大部分核心外业务1-2年实现盈亏平衡
发布日期:2024-08-25 00:53 点击次数:141
8月15日周四,阿里巴巴公布2025财年Q1财报,显示阿里各业务Q1实现稳健增长,淘天集团GMV和订单量双增,云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在稍后召开的电话会上,阿里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表示,在淘天的经营策略中,非常重视淘宝的丰富多元供给,同时专注投资于消费体验提升,将不断优化用户流量与商品的匹配效率,做实稳定增长的趋势。“全站推广”近期已在淘天平台全量上线,市场普遍认为将带动GMV增长和变现率提升。
吴泳铭表示,预计未来几个季度,CMR的增速会逐渐匹配GMV的增速。
其次,吴泳铭表示,阿里云坚持“云+Al”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未来将继续优化云产品结构,专注于有竞争力、可持续毛利、营收可复制的公共云产品,并在AI时代加强云产品的协同效应,既要帮助老客户在阿里云上实践AI的新需求,也要让AI原生企业能够在阿里云上成长、成功。
吴泳铭表示:
“我们有信心,阿里云来自阿里集团之外的客户收入在下半财年恢复双位数增长,并逐步加速。在高强度研发投入下,保持持续盈利性增长,成为具备健康盈利能力、市场份额领先的AI云服务商。”
据吴泳铭介绍,除了电商和云两大核心业务之外,对于集团重要的互联网科技业务,认真评估分析了产品能力及市场竞争情况,重新调整了业务策略——大部分业务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前提下,将会提高商业化能力的优先级。
本季度这一趋势已经开始呈现,这些业务的盈利能力在本季度明显改善,预计后续几个季度这一趋势会持续。
吴泳铭表示:
“我们评估大部分业务将会在1-2年内陆续实现盈亏平衡,并逐渐开始贡献规模化的盈利能力。”
以下为分析师Q&A环节实录:
Q1:现在和未来几个季度推出的新软件产品会带来什么不同?将如何推动CMR和GMV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淘天的优先级放在提升用户体验,新的产品和商家变现需要一定时间推动,
广告产品全站推广逐渐开始加速,即将在9月面向淘宝和闲鱼商家征收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将按照商家的“确收”GMV计算,收费比例会在全面考量行业惯例、采纳商家的意见反馈后再逐步实施。将充分考虑中小商家的情况,对于年度GMV低于一定金额的中小商家,会全额返还,或提供给一定额度,帮他们在淘宝平台上拓展客户群,增加GMV。
Q2:我的问题是AIDC方面,当前如何思考现在的海外竞争环境,在商家端和消费者端分别有何优势以维护好我们在重要市场的地位?我们注意到7月开始,Lazada开始有盈利,AliExpress什么时候开始有正盈利?
阿里巴巴海外业务由很多个业务板块组成,和其他公司单一业务模式有差异。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品牌,我们也有经验非常丰富本地的运营团队在运营本地的品牌,我们的业务是跨境和本地的组合。我们希望能够整合整个阿里集团的供给,尤其来自中国的供给,包括来自淘宝的供给。
在消费者侧,我们在很多市场有很多很好的消费者品牌,有非常广泛的市场知名度。我们现在主要做业务模式的升级和转型,比如AliExpress是一个效率相对较低,体验服务相对较弱的商业模式,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还在转型过程中,它还属于一个投资区。Lazada7月开始有盈利,但后面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去调整。我们希望在保持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优化我们的盈利水平。
Q3:是否会进入港股通?
首先在进入港股通方面,实际上我们正在寻求主要上市地的转变,8月22日我们将召开股东大会评议、批准相关提案,如股东大会批准,预计在8月底完成主要上市地的转变。至于之后是否接入港股通,还得去履行各个交易所不同规则下的一些程序,应该按照程序来做,可以实现。
Q4:下半年,云业务将实现外部客户双位数的营收增长,其中AI的贡献会有多少?集团的目标是多少?
其次在云业务方面,我们现在确实看到我们的客户对于AI相关产品的需求非常旺盛,目前还远远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所有我们预计外部客户的收入在财年下半年会有两位数增长,我们的预测比较明确,其中一半以上的营收增速都来自AI产品。行业来看,整体行业以CPU为核心的云计算市场的增速还是比较有限,大量客户新增的需求集中在以GPU为核心的AI相关产品上。
Q5:就宏观面而言会给云业务带来什么样影响?
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其实我们实际观察到,我们云上客户今年在AI需求上面的预算比去年扩大了不少,这对于大部分基于数字化的企业来说,对于AI的需求是必须投入,所有的行业都在用AI提升产品效率和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对数字化非常依赖的行业和企业对这方面的投入整体是不会降低的,因为你在这方面投入落后,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能力在整体行业上变得相对落后,所以我们看到对数字化的需求没有下降趋势,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趋势。
Q6:淘天GMV的增速和大盘增速重新匹配起来,背后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我们最主要的投资是在好商品好价格好服务的体验建设上,在这三个维度的背后我们要做供应链持续优化,淘宝天猫的商品供给非常丰富,消费者人群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对消费者需求会分层,来切分不同的商品供给和服务体验,去服务不同的消费者。
整个电商平台退货率都在上涨,而我们的退货率目前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退货体验是消费者留存的重要环节。在MPS测试中,我们发现中高端用户持续向好,这反应了售后服务和退货体验的重要性。
Q7:管理层表示现在很多亏损业务在1-2年实现盈亏持平,可以分不同业务来解释吗?大概分别在什么时候实现盈亏平衡?
除了淘宝天猫和AIDC这些核心业务,是综合其他的业务有一部分在亏损之中,我们接下来会大幅提升它们的效率,大力推动商业化,大概在1-2年内实现盈亏平衡,盈亏平衡后可以逐步为集团带来规模化的盈利。
如何实现这一点?首先这些业务要进一步投资与提升经营效率,要平衡规模与效率。第二, 要更多关注商业化率,意思是投资花钱要提高效率,同时要提供商业化率。刚刚提到的本地生活的例子就是。当规模与效率两方面都得到改善之后,相信这些业务可以降低亏损走向盈利。
Q8:虽然本季度GMV已经达到高单位数,但GMV和CMR的差额仍在高单位数水平,这是否已经见顶?接下来的全站推广和开始收取技术服务费,按千分之六来收取的,但是有些小商家可以豁免,怎么理解这个千分之六的水平?是否意味着整体GMV会按照0.6这个水平来贡献CMR呢?
我们GMV增速最快的一些业务恰恰就是商业化率比较低的业务,接下来几个季度我们会逐步提升,但目前确实与CMR的增速有差距存在。接下来几个季度我们认为CMR的增速会和GMV增速匹配起来,同步起来。我们一直投资于消费者体验,提高购买频次,从而带动GMV的增长。随着市场份额趋于稳定之后,我们可以加快提高商业化。我们全站推会需要几个季度来到位,这也会加快CMR的增长。
另外,我们开始收取技术服务费,是因为我们看到迹象,即GMV的增速是恢复了,市场份额是趋于稳定了,至于说的具体如何计算交易服务费,这个会根据交易完成的GMV规模来计算,但是有些GMV没有达到既定额度的小商家,我们会给它们退款。
Q9:本季度的税率比较高,怎么理解?未来要如何计算?本季度自由现金流较去年下滑,主要是因为AI投入增加等原因,未来要如何考虑这个问题?
阿里管理层表示,一是对AI方面的投资,二是有些业务规模缩小,其中一些业务的缩小在计划中,比如淘宝天猫的一些直营业务,这是我们的主动选择,因为这些业务中的模式效率未必高,零售业务从供应商采购,会有60或90天的支付期,可以带来正的现金流,如果这样的业务规模缩小,等于是营运资金的某种流出,但这样的影响是暂时的,业务规模稳定后,就不再有这样的流出。
Q10:开源大模型给你们在的产品开发和普及带来什么影响?当大模型转换为agent时,会带来什么不同?
总体来说,未来的大模型的能力其实也会越来越强,一个模型会它所使用的数据会越来越多模态,然后同时这个模型的参数规模以后也会越来越大,所以它能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强。
但是现在我们也确实看到在解决一些复杂性的问题上,我们会看到很多都会需要通过AI agent这种方式来解决一些复杂的推理问题。而且这些 agent还会调用不同的模型来解决这个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趋势也是一个非常明显。我自己有一个判断,这些agent会越来越多,未来有这些能力足够强的大模型来产生这些agent,并且能更加的自动化。
Q11:资本开支翻了一番多,就本财年剩下时间而言,这是否是一个合理的水平?还会继续这样下去吗?AI什么时候带来投资回报?或者有那些地方已经开始有所回报?
资本支出大幅提高是因为我们看到对这方面有强劲的需求,我们认为接下来几个继续还会继续按照这样的水平投资。
AI的投资会继续现在的节奏,因为客户的需求仍然旺盛并且没有达到完全满足。
在最近的几个季度之内,我们都看到AI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可观的,目前基本上大部分的算力,在产品一开始上架之后就开始就会产生收入,而且满基本上是比较满负荷的开始产生收入。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